科舉制度自隋代創立以後,經過了很多次的改革,一直到了宋代,很多制度才能最終確立並一直沿襲到清末。明清科舉考試中有兩個制度是我們非常熟悉的,一個是殿試沒有淘汰率,另一個是三年一開科(恩科除外),而這兩個制度就是宋代中葉的一項重要改革。
先來說說殿試沒有淘汰率。宋初,殿試屬於淘汰性考試,淘汰的具體比例不固定,錄取率從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不等,這樣就會出現多次省試合格的考生,到殿試的時候總是被淘汰的情況。
宋仁宗寶元元年(1038年),西夏元昊正式稱帝,一些屢次落第的舉人憤而投奔與宋朝分庭抗禮的西夏,為西夏攻宋出謀劃策,其中最有名的是一位叫張元的舉人,他多次參加殿試都落榜了,投奔西夏後,成為西夏最重要的謀臣。
北宋朝廷非常生氣,下令將張元的家屬囚禁起來。之後,有大臣認為張元之所以投靠西夏,是因為他殿試多次落榜,他對在宋朝通過科舉入仕已經絕望了,這是殿試實行淘汰的結果,並不能怪張元和他的家人,於是又把他的家人釋放了。
對此意見,北宋朝廷似乎也認為殿試實行淘汰確實不好。嘉佑二年(1057年)殿試,宋仁宗親自主持,宣布殿試不淘汰考生,凡是參加殿試者一律錄取。這一年參加殿試的三百八十八名進士、三百八十九名諸科舉人全部被錄取。從此,殿試不淘汰,只是根據考試成績給考生排名就成為定製。
實事求是地說,科舉考試作為選撥性考試本來就會有淘汰,但在參加高層次的省試之後,距離及第僅有一步之遙,且淘汰率又不是很高的情況下,殿試落第的挫折感就特彆強。為了解決這一問題,宋仁宗開了殿試不黜落的先例,在一定意義上,可以說科舉又回到了原來沒有殿試時的狀態,殿試的象徵意義更加明顯。
不過,因為殿試的名次對考生將來入仕和升遷具有重要的影響,因此考生們對殿試還是非常重視的,尤其到了明清時期,一甲、二甲、三甲名次的排定,完全會影響一個進士的仕途前程。
再說第二個重要措施,即將科舉考試三年一開科加以制度化。宋代開科的時間,最初並無明確規定。宋太祖時和唐代一樣,多是每一年開科一次。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(978年)冬天,各地舉人都已經到達京師準備參加省試,但宋太宗要親政北漢而取消。
其實,這次取消科舉考試,還有一個潛在的原因是錄取人數太多,需要延長開科周期,否則無法為科舉及第者提供官職。此後,多間隔一年或二年開科,但並不固定。從淳化四年(993年)到至道三年(997年)宋太宗駕崩的五年間,宋朝都停開了科舉,這是唐以來未開科年份最長的一次。
宋真宗即位後,開科較為頻繁。仁宗朝開科年份沒有規律,從天聖二年(1024年)開科以後,有三次是間隔二年,有六次是間隔三年。這種開科間隔長且沒有規律的狀態對讀書應試的考生來說極為不便,這種狀況遲早是要改變的。
有一次,仁宗正好請侍臣講解《周禮》,而《周禮》裡面有「三年大比,大考州里,以贊鄉大夫廢興」這一句,仁宗就說,古代選撥人才是三年一次,現在四五年才開科一次,讓有才華的人無法獲得重用,是對人才的浪費,於是下令有關官員進行討論,討論的結果是建議每兩年舉行一次科舉考試。
仁宗接受了這一建議,於是下詔,每隔一年舉行一次科舉,並且將進士和諸科的錄取人數減少一半。這次開科間隔時間的改革確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,對科舉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具有積極的意義。
到了宋英宗治平三年(1066年),兩年一開科的頻率雖然高了,但是由於錄取名額並未增加,各地到京城參加省試的舉子們路遠辛苦,於是最終改為三年一貢舉,使天下的讀書人得到更多的休息、學習的時間,而不是奔波於應考的路上,朝廷也減輕了工作量。
這是一次開科時間上的重要改革,從此三年一個周期的「三年大比」成為定製。英宗在位只有四年,雖然時間很短,但他確定得到這個制度卻有非常長遠的影響。明清科舉一直沿用這個做法,除了特殊的年份,科舉考試都是三年舉行一次,一直到科舉制度被廢除。可見,北宋科舉制度影響力之大。
文章來源網路
如有侵權 請告知刪除!
科舉考試為何要三年舉行一次,而且殿試沒有淘汰?
科舉制度自隋代創立以後,經過了很多次的改革,一直到了宋代,很多制度才能最終確立並一直沿襲到清末。明清科舉考試中有兩個制度是我們非常熟悉的,一個是殿試沒有淘汰率,另一個是三年一開科(恩科除外),而這兩個制度就是宋代中葉的一項重要改革。
先來說說殿試沒有淘汰率。宋初,殿試屬於淘汰性考試,淘汰的具體比例不固定,錄取率從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不等,這樣就會出現多次省試合格的考生,到殿試的時候總是被淘汰的情況。
宋仁宗寶元元年(1038年),西夏元昊正式稱帝,一些屢次落第的舉人憤而投奔與宋朝分庭抗禮的西夏,為西夏攻宋出謀劃策,其中最有名的是一位叫張元的舉人,他多次參加殿試都落榜了,投奔西夏後,成為西夏最重要的謀臣。
北宋朝廷非常生氣,下令將張元的家屬囚禁起來。之後,有大臣認為張元之所以投靠西夏,是因為他殿試多次落榜,他對在宋朝通過科舉入仕已經絕望了,這是殿試實行淘汰的結果,並不能怪張元和他的家人,於是又把他的家人釋放了。
對此意見,北宋朝廷似乎也認為殿試實行淘汰確實不好。嘉佑二年(1057年)殿試,宋仁宗親自主持,宣布殿試不淘汰考生,凡是參加殿試者一律錄取。這一年參加殿試的三百八十八名進士、三百八十九名諸科舉人全部被錄取。從此,殿試不淘汰,只是根據考試成績給考生排名就成為定製。
實事求是地說,科舉考試作為選撥性考試本來就會有淘汰,但在參加高層次的省試之後,距離及第僅有一步之遙,且淘汰率又不是很高的情況下,殿試落第的挫折感就特彆強。為了解決這一問題,宋仁宗開了殿試不黜落的先例,在一定意義上,可以說科舉又回到了原來沒有殿試時的狀態,殿試的象徵意義更加明顯。
不過,因為殿試的名次對考生將來入仕和升遷具有重要的影響,因此考生們對殿試還是非常重視的,尤其到了明清時期,一甲、二甲、三甲名次的排定,完全會影響一個進士的仕途前程。
再說第二個重要措施,即將科舉考試三年一開科加以制度化。宋代開科的時間,最初並無明確規定。宋太祖時和唐代一樣,多是每一年開科一次。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(978年)冬天,各地舉人都已經到達京師準備參加省試,但宋太宗要親政北漢而取消。
其實,這次取消科舉考試,還有一個潛在的原因是錄取人數太多,需要延長開科周期,否則無法為科舉及第者提供官職。此後,多間隔一年或二年開科,但並不固定。從淳化四年(993年)到至道三年(997年)宋太宗駕崩的五年間,宋朝都停開了科舉,這是唐以來未開科年份最長的一次。
宋真宗即位後,開科較為頻繁。仁宗朝開科年份沒有規律,從天聖二年(1024年)開科以後,有三次是間隔二年,有六次是間隔三年。這種開科間隔長且沒有規律的狀態對讀書應試的考生來說極為不便,這種狀況遲早是要改變的。
有一次,仁宗正好請侍臣講解《周禮》,而《周禮》裡面有「三年大比,大考州里,以贊鄉大夫廢興」這一句,仁宗就說,古代選撥人才是三年一次,現在四五年才開科一次,讓有才華的人無法獲得重用,是對人才的浪費,於是下令有關官員進行討論,討論的結果是建議每兩年舉行一次科舉考試。
仁宗接受了這一建議,於是下詔,每隔一年舉行一次科舉,並且將進士和諸科的錄取人數減少一半。這次開科間隔時間的改革確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,對科舉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具有積極的意義。
到了宋英宗治平三年(1066年),兩年一開科的頻率雖然高了,但是由於錄取名額並未增加,各地到京城參加省試的舉子們路遠辛苦,於是最終改為三年一貢舉,使天下的讀書人得到更多的休息、學習的時間,而不是奔波於應考的路上,朝廷也減輕了工作量。
這是一次開科時間上的重要改革,從此三年一個周期的「三年大比」成為定製。英宗在位只有四年,雖然時間很短,但他確定得到這個制度卻有非常長遠的影響。明清科舉一直沿用這個做法,除了特殊的年份,科舉考試都是三年舉行一次,一直到科舉制度被廢除。可見,北宋科舉制度影響力之大。
文章來源網路
如有侵權 請告知刪除!